
二、目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意识不强、职责不清。许多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一般都成立了一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进小组或推进办公室,企业的成员都是主要成员,甚至聘请了一些专职人员,也任命了管理者代表,但通过认证后,企业的负责人认为已经通过认证了,再要这个机构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于是,解散机构,将原来专职的人员调整岗位,原来兼职的人员不再兼职。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代表由于离职或调岗了,没有及时任命新的人员,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人员缺乏,改进的职责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2.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法不对、效果不理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内审。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其实就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识别改进需求的措施,但部分企业没有定期进行内审,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内审的要求,内审的深度不够,内审的不合格项没有认真整改;部分企业的管理评审没有按策划的要求定期进行,即使进行了,企业的高负责人也不参加、不主持,管理评审的输入没有认真准备,管理评审的输出也没有认真整改,没有落实整改的部门和职责。
3.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没有定期评审、修订,文件不能指导体系的实际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在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和持续改进。但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往往随着业务的调整,企业的架构会作相应的调整,部门的职能、岗位的职责也会作相应的变化,这些调整变化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没有进行对应的调整,导致原来的文件与实际的运作不相符;质量管理的标准一般在一定时期会变化,如2008 版标准变为2016 版标准,标准的版本变化,标准的部分条款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变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把标准新增加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转化为文件规定,以便具体操作和指导,但部分企业的文件没有跟随标准的变化而修订,导致不能指导企业的实际运作,更谈不上改进;随着企业的运作,部分业务的开展主体发生变化,如部分企业在体系建立初期,可能受企业自身业务、工艺条件、基础设施、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工序或产品外包。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些外包转化为企业自己加工或生产,这些业务的运作主体发生变化后,企业没有根据业务的开展和控制的需要制定、修订对应的文件,也就没有文件对这些业务进行指导。

三、持续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1.树立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意识,落实质量管理改进的职责。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全员都树立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意识。,企业高层管理者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羊,应认识到改进的必要性,树立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意识,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人员、设施等资源,定期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作情况;其次,企业的各部门负责人是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的主力军,树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的思想,根据自己负责的业务,结合标准的条款,不断查找改进的突破点,不断探索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方法和技巧,配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第三,企业的专职、兼职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人员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技术参谋和推动者,定期采用会议、板报、座谈会等方式宣传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收集适合企业自身改进的方法和经验,给企业各层人员分享,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第四,岗位人员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直接操作者,通过培训、现场示范等方式提升岗位人员的改进意识,以加强全员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意识和职责。
2.认真开展内审、管理评审和日常检查工作,识别改进需求,落实改进点,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法,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内审的策划及内审方案,选好内审员,开好会议,把好内审过程控制关,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责任,选择和优化整改方法,加强对整改项的效果验证;其次,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策划的要求,定期开展管理评审活动,企业的高负责人亲自主持管理评审会议,认真做好管理评审的输入,对输入中提出的问题,集中认真讨论,形成整改决议,落实具体的整改人员,解决整改的资源需求,落实跟进人员和整改措施,追踪整改的效果;三是抓好日常的检查工作,日常检查是识别改进需求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体系正常运行和不断改进的基本,要加强对体系文件的使用情况、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等体系要素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追查原因,落实整改,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3.不断修订和完善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其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运作,不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是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不断改进的根本,是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应意识到文件修订和完善的必要,如在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部门职能调整、岗位职责变化后,根据变化后的实际情况,修订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次,在标准版本变化、法律和法规版本变化、技术标准要求发生变化后,也根据新的变化修订原有的文件;再次,在企业的业务增加或运作方式发生变化后,也根据变化修订和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后,应不断优化和调整岗位文件,岗位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运作的核心文件,也是实际上影响体系运行效果的重要文件,所以应该根据岗位业务的不断优化和岗位工作手段的不断提升,不断完善岗位的操作类文件。
4.加强全员培训和考核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有效措施之一。应该加强对全员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知识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关键人员如质检员等的培训,可采用分模块法、分条款法等方式,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能分配的不同培训相应的标准知识,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在标准内容变更后,应采用新旧标准对比法等方法,对新标准的要求进行培训;其次应加强对内审员的培训。内审人员的素质和对改进需求的识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内审员的标准知识、内审技巧、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培训,以便使内审员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内审技巧;三是应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通常是通过转化为文件要求后成为业务的具体要求,与体系有关的人员应加深对这些要求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四是要加强对岗位作业规范、技术要求、产品标准等文件的培训。这些文件具有变化快、要求具体等特点,是岗位操作人员日常工作的文件,也是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关键文件,加强对这部分文件的全面培训;五是应加强对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可以采取考试、现场提问、实习观察等方式,严格验证培训的效果。
5.肯定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效果,增强各级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的积极性和信心,不断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断改进,但效果也不容易显现。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全员树立改进的信心是很必要的,所以,企业在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也可以采取设立奖金、流动、通报表彰等方式对在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积极参与者、取得效果者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以增加信心,提高积极性。

推行好处编辑
一般说来,好处分内外部:内部可强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外部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
二、获得了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主要是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壁垒。
三、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二方审核早就成为惯例,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弊端:一个组织通常要为许多顾客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组织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顾客也需支付相当的费用。因为作为方申请了第三方的ISO9000认证并获得了认证证书以后,还可以免除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重复认证的开支。
四、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信任,有利于双方迅速达成协议。
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员工辞工造成的技术或质量波动。
七、提高企业形象。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黄页88网合肥管理咨询栏目上看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