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大清同治年制瓷器,上海同治年制瓷器,同治年制瓷器私下交易,同治年制瓷器私下交易 |
面向地区 |
同治(1862--1874)朝时间较短,瓷器制作基本沿袭前朝,制作量和传世量较少。官窑器值得一提的是同治皇帝大婚时的定烧用瓷,一般器型硕大,彩绘多红,寓意多为龙凤呈祥、吉祥如意、多子多福、鸿喜齐天等,但存世极少;其二为慈禧用瓷,器物一般款识为口沿下有“大雅斋”楷书款及“天地一家春”印章式篆书宽、外底有“永庆长春”红彩楷书款。
清末同治皇帝幼年登基,垂帘听政的叶赫那拉氏(慈禧)揽国家大权;咸丰以来轻轻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在清和外国列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告失败,以英国为首的侵略势力,在北京直接控制清王朝的封建政权,从而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民族工业从此日益衰退。
1:清同治粉彩百蝶大地瓶,尺寸:高137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成交价:RMB 1,150,000 ,成交时间:2014.06.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春季拍卖会。
清同治粉彩折枝花卉纹捧盒(一对),尺寸:直径31厘米,估价:RMB 700,000 ~ 900,000,成交价:RMB 943,000 ,成交时间:2014.11.02,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4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清同治宝石蓝釉玉壶春(一对),尺寸:高30厘米,估价:RMB 350,000 ~ 450,000,成交价:RMB 713,000 ,成交时间:2013.04.27,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第22期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同治年制”款。
瓶撇口,束颈,溜肩,垂腹,圈足微外撇,造形丰腴优雅。底书“大清同治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瓶外壁满施宝石蓝釉(祭蓝釉),祭蓝为以钴为呈色剂的高温釉料,因其色烧成像蓝宝石般幽蓝而又称“宝石蓝”,自明以来祭蓝器以祭祀用具为多,此瓶施釉均匀,釉质细腻,发色静穆,形体端庄秀美,祭蓝釉为清代较为盛行的品种,成对保存,诚可珍贵。
清代瓷器发展到同治时期可以说基本可以定性了,所有的彩料,画法,胎质等都已经出现在过去的几个朝代里。同治瓷器在画法胎质上很难与嘉庆晚期,咸丰,以及后面的光绪相判断,差别很小。特别是在画法上,我们很难评判一件瓷器到底是同治的,还是光绪的。因为他们相差不过10几年而已。同治皇帝是清廷历史上一个不光彩的皇帝,在他治下,没有一天是由他自己主理朝政的,因此同治时期缺乏,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与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