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清代书画,书画拍卖交易,从事书画,书画拍卖机构 |
面向地区 |
书画保护
一、存放登记:(可按年代、姓氏、尺寸进行登记。)
二、污渍的处理方法:(1)霉斑,用75%的酒精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2)墨渍,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3)便污,20%的双氧水加布再加吸水纸擦拭。(4)返铅,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5)油渍,用铁熨斗加热,在下面用吸水纸垫着。
三、展阔看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拿画时,手要戴手套;(2)与画距离很近时,不要咳嗽;(3)不要抽烟;(4)画不要久挂,久挂容易变形。
材料指的是书画家创作以外的东西. 具体分纸(绢)质, 墨色, 颜料, 印泥四部分. 表面上看, 这四点没有多大学说. 其实不然. 特别是在鉴定远古书画作品时, 材料的区分可以直接对某些膺品作出科学的论断, 无须深入. 比如一幅明代的书画, 如果发现作品的材料不到年纪, 或者是新的, 就根本不用再深入研究. 要知道, 古人是不会用后人的东西。
何为笔墨? 笔墨是作者创作之心境,笔墨是作品表达之语言. 笔墨可以反映出书画的时代气息, 个人风格. 鉴定一件作品, 要熟悉作品的时代气息, 进而了解作者的生活年代, 活动场所. 然后研究作者不同年代不同的风格. 这些知识有些是掌握的, 有些是可以灵活推理. 毕竟中国书画历史悠久,名家辈出, 存世量, 任何鉴定家不可能涉足中国书画之全部。
书画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价值的基本因素。名家之作也未必幅幅都是,作品有高难度的技巧,难度越高、无法取代的性则越高。相反如任何人都能轻易画得出来的画作,难度肯定不高,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且很快会被淘汰。投资画作须有意识,宁付略高代价选择画家认真而严谨的作品,亦不要因价格便宜而买应酬之作,因两者的含金量与投资价值有天壤之别。投资在历史上经过检验,而留存的画家,如任伯年受过西洋绘画的熏陶,善于用另一种视角挥写活泼多彩的花鸟世界,展示自然万物的生香活态;吴昌硕则从古典金石中追索传统文明的深层底蕴,并在花卉紫藤中宣表达了他的思古情绪;黄宾虹以深沉的决心和爱意,将中国传统山水进行变革。齐白石更以简洁的笔墨和造型不但使中国绘画传达了大众心灵中本质的审美特质,同时也大程度上探索了中国水墨发展的现代可能性,其贡献不亚于有“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更是中国的马蒂斯。
品相是指书画的“相貌状况”,一件美术作品只有完整无损,才更有收藏价值。画面是否干净、墨色是否有脱落或润化现象,陈旧程度以及是否老装裱等,这些都是影响书画价值的重要因素。
每位书画家一生都有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书画作品,一是已经形成作者的风格;二是能反映其应有的艺术功底和艺术水平;三是不敷衍草率。画写实和工笔的青年为鼎盛期,写意画中年和晚年为鼎盛期,从中把文化内涵和阅历以及笔墨表现地。如赵孟頫之力倡复古,以书入画,诸法俱备,“点”化神奇;倪瓒之枯笔意写,逸士风流;沈周之苍劲生辣,格调高古;文征明之笔法,书卷潇洒;唐寅之清秀明丽,才气过人;董其昌之幽深淡远,禅气淋漓;八大之笔势惊人,超然物外;石涛之搜尽奇峰,妙法自然;郑板桥之参差错落,书画双绝。上述众家无一不以自己特的面貌技法屹立史册,一个画家的画风就如同一人的音容笑貌一样,所以熟悉他们的画风与笔墨语言,对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大有裨益,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书画变迁,流派演变,特别是对名家做一点研究,对提高辨伪将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