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越来越多已经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QMS)认证的组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并申请第三方认证,许多组织每年不得不投入相当大的人力、财力、时间资源维持两个或三个管理体系的运行和认证证书的注册资格。近年来,已经有许多组织考虑对其两个甚至三个管理体系进行部分整合,以便于简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一体化管理体系(IntegratedManagementSystem)又被称为综合管理体系或整合型管理体系,是指两个、三个或N个管理体系并存,将公共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在统一的管理构架下运行的体系模式。一体化审核是指认证机构在同一时间、用同一审核组、按同一审核计划。
二、目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意识不强、职责不清。许多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一般都成立了一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进小组或推进办公室,企业的成员都是主要成员,甚至聘请了一些专职人员,也任命了管理者代表,但通过认证后,企业的负责人认为已经通过认证了,再要这个机构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于是,解散机构,将原来专职的人员调整岗位,原来的人员不再。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代表由于离职或调岗了,没有及时任命新的人员,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人员缺乏,改进的职责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2.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法不对、效果不理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内审。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其实就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识别改进需求的措施,但部分企业没有定期进行内审,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内审的要求,内审的深度不够,内审的不合格项没有认真整改;部分企业的管理评审没有按策划的要求定期进行,即使进行了,企业的高负责人也不参加、不主持,管理评审的输入没有认真准备,管理评审的输出也没有认真整改,没有落实整改的部门和职责。
3.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没有定期评审、修订,文件不能指导体系的实际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在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和持续改进。但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往往随着业务的调整,企业的架构会作相应的调整,部门的职能、岗位的职责也会作相应的变化,这些调整变化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没有进行对应的调整,导致原来的文件与实际的运作不相符;质量管理的标准一般在一定时期会变化,如2008 版标准变为2016 版标准,标准的版本变化,标准的部分条款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变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把标准新增加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转化为文件规定,以便具体操作和指导,但部分企业的文件没有跟随标准的变化而修订,导致不能指导企业的实际运作,更谈不上改进;随着企业的运作,部分业务的开展主体发生变化,如部分企业在体系建立初期,可能受企业自身业务、工艺条件、基础设施、成本控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工序或产品外包。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些外包转化为企业自己加工或生产,这些业务的运作主体发生变化后,企业没有根据业务的开展和控制的需要制定、修订对应的文件,也就没有文件对这些业务进行指导。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之于企业,有的如鱼得水,有的变成负担,越来越重。这16行七言吐血真经,是一些企业的真实写照。对比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员职责划分不清,遇事互相推诿,车战;应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和人员职责,责权利统一,实施相关有效考核。需要文件指导的场合没有建立文件,文件要求不明确,文件缺乏可操作性,文件只是“摆设”;应针对需要建立所需的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操作性强,工作有据可依。未认识到制定目标的必要性,随意根据各类不同的需要而定制(不是“制定”)或更改有“弹性”的目标,缺乏对目标的管理、考核;应实施真正的目标管理,制定有用、可行、能起到激励作用的目标,同时在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相应的目标。
组织在导入ISO9001认证前期,应充分识别组织所需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的主过程和其他支持过程,即应包括与组织的管理职责、软硬件及人员能力的提供、产品的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并应对过程进行控制。如果遗漏了过程,则会影响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三大特性。在ISO9001认证识别过程时,应按对产品质量影响大小、对产品责任影响大小以及是否容易被发现(监测)出来等因素,来区别对待有关过程。ISO9001认证中强调特别应注意抓准关键过程(对关键质量特性影响较大的过程)及特殊过程产品质量不能靠检验加以评定或评定费用,这种过程的质量问题往往要在使用中才得以暴露)。一个过程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有一般有关键。因而对其控制的方式、方法和力度也宜有所区别。但对于任何过程来说,
-/gjia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