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培训:培训需求(各部门提出、公司战略、岗位能力评价、新员工/转岗员工、安全/环保、新品开发等)→年度培训计划→月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签到表、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名册、新员工试用考核、特殊工种人员情况表、技能矩阵及能力评价、员工绩效考核、顶岗计划、职业规划及晋升通道、合理化建议/自主改善/QC小组活动。
满意度评价:员工满意度调查→员工满意度调查汇总分析→改进措施及验证;
各部门文控/记录
受控文件清单(管理性清单)→文件审批→分发记录→修订记录→修订后的收发记录→借阅记录;
记录清单(含规定的保存周期)→分发记录→修订记录→修订后的收发记录;
财务
成本核算:至少核算到各工序产品成本;
收集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废品数据,核算内部损失。
收集顾客退货数据和索赔数据,核算外部损失。
形成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关注质量损失的趋势
说明:
1、管理性文件包括手册、方针目标、年度经营计划、程序文件、记录格式、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2、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不包括产品制造工艺类文件。

生产
生产工艺管理:作业准备验证(首检)、工艺参数监控记录(如生产不负责则由质量负责);
生产过程控制:交接班记录、生产动态记录(设备维修、模具/工装维修、刀具/工具更换、产品更换、物料更换等);
现场管理:区域划分(生产区、合格区、来料放置区、待检区、不合格区、发货区、通道等)、产品标识、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
设备
台帐→设备卡→年度保养计划→保养记录→日常点检记录→维修记录→绩效指标统计;满足预测性维修要求;
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验收记录→台账→设备履历;
设备标识:环境保护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关键设备的标识及状态标识(待修、停用、正常等);
特种设备管理:清单、备案资料、年检记录;包括:行车、叉车、电梯、压力容器、锅炉等。
工装模具
新工装:开发计划→工装设计(图纸、标准等)→采购订单/自制计划→验收单(检验记录等)→台帐
日常管理:台帐→库存定期检查记录→维修记录→定期精度检查报告报→工装履历→废申请单(要填上处置记录)
工装标识:编号、产权及状态标识(待修、停用、正常、报废等);

IATF16949汽车行业生产件和相关服务件管理体系认证:一、认证流程:先期策划→材料收集→信息核准→信息上报→咨询服务→体系资料完善→内审→管理评审→迎接第三方认证→发证二、基本要素:IATF16949五大工具分别是:1、统计过程控制(SPC);2、测量系统分析(MSA);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测量系统分析(MSA)是对每个零件能够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判断测量系统产生的数据可接受性。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作为一种策划用作预防措施工具,其目的是发现、评价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其后果;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并不断地完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是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产品满足顾客要求所需步骤的结构化方法。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为一种实用技术,其目的是在批产品发运前,通过产品核准承认的手续,验证由生产工装和过程制造出来的产品符合技术要求三、认证周期:一般3-5个月左右下证,一阶段审核1-2天,二阶段审核2-4天(视企业人数与认证范围定终审核时常);

能够非常细致地挖掘一个铸造企业多年来众多老员工的工艺财富。--化:出现在机械制造领域里的各工种的化(一般是冷加工),然后引入到各种管理职能,所以在二十世纪初,Winslow创立了我们现代普遍应用的企业架构模式;对于当前大量采用机械化生产的许多铸造厂,运行流程再造、进一步确认每一个过程的责任、并不断地优化岗位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TS16949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跨功能管理:为了综合上述两种管理思路的优点,在九十年代的美国产生了非常流行的概念,就是跨功能管理小组;由于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其效果类似于过去几个世纪的技工;TS16949多处强调采用这种模式的管理,要求聚焦于过程而实现跨越职能、跨越部门、跨越条款;典型的有COP-过程识别核心小组、APQP多功能团队、产品开发多方论证会议等;而这些活动恰恰是大多数铸造企业克服落后的管理习惯、走上国际化轨道的快速有效的途径。
-/gjiaci/-